图片
拓跋珪的生母贺氏,是草原上的传统强部贺兰部头领贺野干之女。成年后,作为政治联姻的绝佳资源嫁给了当时的草原之王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儿子拓跋寔,从而开启了她那让后世人瞠目结舌的一生。
首先跟大家普及一下,草原政权由于地广人稀、缺乏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等原因,他们的政权构成形式一直都是我们今天的股份制,先用强者为王的逻辑选出带头大哥,然后各部落参股,凭势力分配地位和利益也就是股份。只有了解了这种模式,大家对草原之上部落之间的打打杀杀、分分合合才不会觉得突兀。
在当时的情况下,拓跋什翼犍是拓跋部难得一遇的雄主,各部臣服,贺兰部能成为拓跋部拉拢的第一梯队成员,可见实力也是相当在线的。
图片
贺氏是什么时候嫁给拓跋寔的这已经无从考究了,但是鉴于拓跋寔371年春便英年早逝了,然后他们还没来得及生下第一个孩子拓跋珪,说明应该也不会太早。拓跋寔去世的时候,她20岁。
原配夫君拓跋寔英年早逝之后,秉承好资源不能浪费或闲置的原则,贺氏被她的前公公拓跋什翼犍给收编了,并于同年的农历七月生下了长子拓跋珪。
拓跋珪究竟是拓跋什翼犍的骨肉还是拓跋寔的骨肉,这在史学界依然至今依然争议不小。如果拓跋珪的出生日期是没有经过篡改的,那他应该真是拓跋寔的遗腹子。但是史界因为拓跋家族实在干出了太多毁人三观的事情,所以干脆就顺势认定了拓跋珪是拓跋什翼犍的儿子,你们父子同种一块田,长出来的果实是谁的种子这是你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反正都是你们拓跋家的种呗,你们不尴尬别人还纠结个啥?
图片
公公变丈夫后,贺氏又跟拓跋什翼犍愉快地生活了5年,直到376年冬前秦灭代,才背叛结束了这段孽缘。
为什么说贺氏是跟公公拓跋什翼犍愉快地生活了5年呢?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拓跋珪的亲兄弟”、“贺氏的儿子”、“拓跋仪”、“拓跋觚”、“拓跋烈”这些词条就知道了,反正都是各种矛盾百出,然后结果集体指向拓跋珪、拓跋仪、拓跋觚和拓跋烈都是贺氏出品。五年生四孩子,除了拓跋珪是半成品,也是四年生三孩子,要说贺兰氏生活不愉快、不和谐,也没人愿意相信吧!
拓跋仪和拓跋觚都被“安排”给拓跋什翼犍那早已去世的儿子拓跋翰当儿子了,而拓跋觚的官方母亲则依然是贺氏,真不知道活在阳间的贺氏是怎么和阴间的大叔子拓跋嗣生出孩子来的。还有拓跋烈也是如此。母亲这一栏直接省略了,兄弟这一栏则写上了拓跋仪,而在拓跋仪和拓跋觚都是官方的亲兄弟;然后在拓跋绍兵变杀死父亲拓跋珪之后,在拓跋仪和拓跋觚都相继下线后,说叔叔拓跋烈和自己兄弟都有拓跋珪的继承权……
图片
那么,跟公公婚后高产的贺氏后来又是如何对待拓跋什翼犍的呢?史书上只有这么一句话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276年)翼犍战败,遁于弱水。苻洛逐之,势窘迫,退还阴山。其子翼圭缚父请降。坚以翼犍荒俗,未参仁义,令入太学习礼。以翼圭执父不孝,迁之于蜀
拓跋什翼犍被苻坚打成拓跋跑跑之后,被他的儿子拓跋珪给绑了,用来向前秦天王献礼了。可是大家想一想,当时的拓跋珪还只有5岁,他只要不是《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他就不可能干成这种事情,可想这件事情的幕后操盘手是谁?
图片
背后心理和逻辑给大家解释一下哈:你们拓跋部原来是草原之王,是带头大哥,但是你们拓跋部眼看就不行了,草原新主将立,别怪兄弟不是人,只怪嫂子太迷人。我们贺兰部是董事会重要成员,咱拿你当投名状,说不定能得到新主子的赏识,也过一把草原之主的瘾。妹子,你是王后;孩子,你有王室血脉,咱们有名分和实力的双重优势,干一票大的吧——这就是贺兰部和贺氏以拓跋珪的名义一次清新脱俗的背叛。
但是,很遗憾,贺氏和贺兰部还是押错了宝。因为前秦天王当时的胃口很大、境界很高,他不仅仅是想要给代国换主,而是想要慢慢吞并消化整个代地,所以便把代地暂时交给刘库仁和刘卫辰两个草原部落,而把拓跋族的核心成员全部押回长安进行思想改造去了。
图片
之后的十年,贺氏基本上就没怎么从史书上出面了。但是从拓跋珪之后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位强干女人又是利用了她是慕容家媳妇(她的前任丈夫拓跋寔是慕容垂的亲外甥)的身份,带着自己和儿子们登上了慕容家那艘大船。
后来,386年慕容垂复国的基本盘稳住了,在中山建立了后燕之后,便背书给时年15岁的拓跋珪回代地收复故国。孩子,放心大胆地去,就看你舅爷爷这“十六国第一战神”的招牌好使不好使,谁敢不给面子,舅爷爷再派人去帮你收拾他们。
图片
就这样,拓跋珪母子第一战来到了前代国南部大人刘库仁的独孤部,这是最近且十分重要的分舵嘛,若能顺利招安,后面就事半功倍了。
但是呢?代国灭亡已经十年了,独孤部早已物是人非了,时任领袖刘显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不愿意再给你们拓跋家当小弟了,所以便密谋把拓跋珪给弄死算了。
估计刘显这事也没有避着外人,便被弟弟刘亢泥的媳妇知道了。刘亢泥的媳妇是谁呢?是拓跋什翼犍的亲闺女,拓跋珪可以叫姑姑,也可以叫姐姐。亲不亲一家人嘛,刘亢泥的老婆便赶紧给贺氏通风报信了。
图片
事发突然,还得是贺氏来力挽狂澜,她一方面命令拓跋珪赶紧带着自己人逃跑,另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请刘显大晚上喝酒,至于有没有什么其他助兴的节目咱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刘显喝得十分开心。
等到第二天早上,贺氏又倒打一耙,说自己几个儿子(记住是几个儿子)不见了,哭着问刘显要人。才喝了美人酒的刘显丢不下这个面子,没有派人去追杀拓跋珪一行,才使得拓跋珪顺利地逃到了姥爷家——贺兰部。
图片
其实拓跋珪刚到贺兰部,他的那些舅舅也是不买面子的。你一个黄毛小子就凭啥当我们的带头大哥呢?草原利益算法一贯如此。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人喜欢烧热灶就有人喜欢烧冷灶,贺兰部的首领贺讷在外甥拓跋珪那里得到“永不相负”的利益承诺之后,开始支撑拓跋珪了;还有贺氏的堂弟外朝大人贺悦也率领部落跟随了。
这就代表拓跋部的代国公司重新开张营业了,进而使得原本没把拓跋珪当回事的刘显感到一阵后怕,便打算杀了当初给他布迷魂阵的贺氏。
贺氏立马又跑到小姑子家躲了起来,后经小姑子一家使劲求情才幸免遇难。
图片
不久之后,又恰好赶上了独孤部内乱,贺氏趁乱逃出了独孤部,赶往贺兰部跟儿子汇合了。
贺氏回到贺兰部之后不久,又赶上了拓跋珪在贺兰部也不能服众的事情,贺氏另一个弟弟贺染干一见拓跋珪要起势了,心里不得劲,便想杀了拓跋珪自己贺兰部单干。也正是贺氏挺身而出阻止了贺染干,你老姐我还活着呢,你要杀我的儿子置我于何地?惊险地用亲情战胜了欲望。
在这之后,贺氏作为拓跋珪前半生最大的贵人之一,就很少露面了。直到有一个十年之后——396年,这一年翅膀已经很硬了的拓跋珪公然跟恩公舅舅慕容垂翻脸了,建立了北魏政权。但又感觉不是舅舅慕容垂的对手,又把弟弟拓跋觚派到后燕去当人质了。然后,贺氏就因思念小儿子拓跋觚生病了,不久之后就不治身亡了,享年46岁。
图片
史书上给贺氏的结局安排得相当体面——因思念儿子而去世。但是,这种事情解释得通吗?46岁正值壮年,就突然得病突然死亡了?先不管贺氏这种女强人是不是林黛玉氏多愁善感得人,就单论贺氏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彪悍和游走于各个男人之间的精明,她都不会让自己这么容易染上相似之疾而去世的。
史书上很多不明所以的死亡就是“隐诛”,比如汉文帝和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一夜之间全部消息了。咱只告诉你们这是意外,这是人生无常,信不信在你们。
图片
那么,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问题,贺氏作为拓跋珪复国的操盘手、大功臣,为什么会在拓跋珪建立北魏当年就离奇去世了呢?这其实结合拓跋珪之后的“子贵母死”制度,可以推断出背后原因是拓跋珪要强行给北魏的权力继承制度改制的问题。
拓跋部和其他草原部落一样,在此之前都是实行“兄终弟及”制度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权力、资产继承是优先于兄弟之间的平级继承的。比如拓跋部在拓跋什翼犍之前,王位都是兄终弟及的。
那为什么到拓跋珪这里能够以“父死子继”的旗号复立代国呢?因为当时拓跋什翼键的所有兄弟都死光了。拓跋珪在史书中一下子是拓跋什翼犍的儿子,一下又是拓跋什翼犍的孙子,原因也在这,根据需要来呗,跟慕容垂套关系,必须得是孙子;回代地立山头,必须得是儿子。
图片
可如果面对有多个继承人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比如有多个弟弟、多个儿子的情况,强者为王呗,谁手里聚拢的实力大、谁的靠山硬就谁上呗,也就是所谓的推荐制。拓跋珪的复国复国逻辑便是如此——在舅爷爷慕容垂的实力背书下,各部推选为草原之王的。
于是,诸部大人请贺讷兄弟求举太祖为主···遂与诸人劝进,太祖登代王位于牛川
这种情况下,其实给拓跋珪内心里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因为他的权力背书是来源于他舅舅慕容垂以及他妈各种长袖善舞,那些股东本质上是认慕容垂和贺氏,才最终承认和拥护你拓跋珪的。拓跋珪的地位稳固和权力交接出现了巨大隐患。
图片
所以,他刚刚复国时,拓跋什翼犍的小儿子拓跋窟咄被独孤部从南方迎回来跟他打擂台,他差一点就稳不住场面了。因为拓跋窟咄无论是从“兄终弟及”的角度还是“父死子继”的角度,他确实也都有当代王的资格。
刘显之败,遣弟亢泥等迎窟咄,遂逼南界。于是诸部骚动
也就是说,北魏沿袭草原部落那种权力交接制度,是没办法去确定权力交接的稳定性的。你得向中原政权学习,从法理上用“嫡长子继承制”把继承秩序给它定死。
图片
可是,改革历来是阻力重重的。拓跋珪要改规矩,首先触犯到哪些人的利益呢?
首先就是他妈贺氏,因为拓跋珪的王位在兄弟之间传,她很长时间都是皇太后。但是如果进行父子之间的传承,她只能当皇奶奶了,参政空间会大大减小。
其次便是拓跋仪、拓跋觚、拓跋烈这些嫡兄弟,他们原本都是有机会登顶的,但是被你拓跋珪这么一改,他们的人生天花板就给框死了,永远没有当男一号的机会了。
最后便是那些习惯性下注的朝堂势力,咱们可能早就提前下注了拓跋仪或拓跋觚,结果你拓跋珪这么突然一改剧本,咱们的前期投资全打水漂了。
图片
事实上,拓跋珪的弟弟拓跋仪当时呼声很高、实力很强,对拓跋珪的威胁相当大,所以拓跋珪借各种理由发疯找拓跋仪的茬,并在孙子拓跋焘出生时逼着拓跋仪公开宣布自己没有继承资格。最后用“意欲谋反”的罪名逼着拓跋仪潜逃,然后近乎钓鱼执法地把拓跋仪给抓捕杀害了。杀掉上官仪之后,拓跋珪立马就宣布册立了北魏第一个太子拓跋嗣。
很多人说拓跋珪后期就跟个疯子一样一顿瞎搞,这委实有点小看他了。他后期喜怒无常乱杀人全是表演系的套路,他的核心目标相当明确——我不要兄终弟及!我要父死子继!谁也别抢我的家产!
图片
了解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理解贺氏为什么会在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后猝死?因为贺氏的功劳和影响力太大,她在世的话,很多事情拓跋珪的实施难度会大得多,比如剪除兄弟拓跋仪等人。然后,咱们也能理解拓跋珪为什么有胆量跟慕容垂翻脸,又立马把小弟弟拓跋觚送过去当人质,想借刀杀人呗!更能明白贺氏为什么会因小儿子拓跋觚被送去当人质而忧虑了,这是拓跋珪发出的反攻信号呗!
另外,咱们要真正理解拓跋珪安排他妈猝死,还要学会去理解拓跋珪首创的“子贵母死”制度。
魏主将立齐王嗣为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辄先杀其母,乃赐嗣母刘贵人死
图片
拓跋珪在立拓跋嗣为太子的过程中,鉴于他妈贺氏一辈子的强势以及他们拓跋家族史的后族干政阴影,拟定了“立子杀母”的规矩,并说这是部落传统,必须要贯彻执行下去,妥妥的掩耳盗铃。他儿子拓跋嗣即便被立为太子,也一时无法接受母亲被杀的事实,气得拓跋珪大怒。
嗣性孝,哀泣不自胜。怒之
拓跋珪为什么会狂怒呢?是气自己的儿子太年轻,不知道他曾被他那个强势母亲控制得多抓狂,不知道自己拓跋家族历史上出过多少强势女人。
图片
拓跋部当年在拓跋猗卢得领导下短暂统一了鲜卑三部,结果立马就在父子、兄弟之间引发了内乱。拓跋猗卢的大儿子拓跋六修因老爹更喜欢小弟拓跋比延,便政变杀了父亲和弟弟。然后拓跋六修的从兄弟——前代王拓跋猗迤之子拓跋普根随后又杀了他夺得了继承权,但也只坐了几十天皇位就走人了。结果拓跋普根的老妈祁氏出手夺得了最高权力,先拥立拓跋普根之子,但没过多久这孩子也死了。后面拓跋部选举了拓跋郁律当首领,尽管在位五年干得有声有色,却最后突然倒在了祁氏手里,拓跋部的王位又回到了祁氏另一个儿子拓跋贺傉手里,实际上在祁氏手里,直到祁氏去世,才交权给儿子的。
图片
然后到了拓跋什翼犍继位时期,他哥哥拓跋翳槐临死前指定身为老二的他继位,但是各部落根本不同意,诸部大人居然杀了不好控制的老三拓跋屈,要立老四拓跋孤。是拓跋孤相当清醒跑到后赵去做人质交换,才让拓跋什翼犍回去继位的。拓跋什翼犍的继位和拓跋珪的复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靠国际背景的站台和一个能干妈妈到处融资。
烈帝之崩,国祚殆危,兴复大业,后之力也
图片
再就到了拓跋什翼犍当政时期,拓跋珪的亲奶奶——慕容垂的妹子可没少管拓跋部的事情,史载:后性聪敏多知,沉厚善决断,专理内事。每事多从。啥意思?代国大管家的意思呗!
当然,如果仅仅是插手内务,这还说得过去,毕竟是一国之母嘛!但是实际上呢?人家慕容垂的妹子可不是省油灯,军政大事也没少发号施令,比如:
初,昭成遣卫辰兄悉勿祁还部落也,后戒之曰:“汝还、必深防卫辰,辰奸猾,终当灭汝。”悉勿祁死.其子果为卫辰所杀,卒如后言
图片
最后自然就到了拓跋珪他妈这里了,人家干的那些事,哪一件是一个柔弱女子干得出来的?就问你如果是一国之主,背后站着这样一位母亲,怕不怕?
再深入一点,为什么像拓跋部会这么集中地出现这么多的权力女王?其实还是跟他们的产业构成方式有关系,他们不是一直搞股份制创业吗?融资是有股权风险的,人家娘家是作为你的股东入股的,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逮到机会就反客为主,这一点都不奇怪。
说到这,相信大家能够把拓跋珪母亲贺氏这一生了解透彻了。一句话: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呀!
最后也借贺氏这让人瞋目结舌的一生,给广大女性朋友提个小小奉劝,咱们东方女性为啥倡导以柔弱为美?因为女性确实很多方面不具备强势的条件,过于强势反而会把自己的逼入绝境。话是这么说,信不信由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